大眾爺

 

大眾爺起源於清乾隆年間,當時移民臺灣者,有遭刀兵殺害、有死於天災瘟疫、或因族群械鬥死亡等橫死孤魂,因無人埋、無人奉祀,鄉民擔心孤魂野鬼造成地方不安,常在街頭巷尾、田間荒野,以飯菜祭拜。也有收集無主屍骨的大眾廟,奉祀的主神就被通稱為大眾爺。為了安頓「大眾爺」,臺灣昔日官府也曾經設壇建祠、祭奠無祀厲鬼。即使在民間,也有不少人家出錢出力,興建祠、堂,來收容這些厲鬼。這些祠廟,遍布全臺。

大眾爺分為文武兩種:文大眾爺指的是貧病路倒的屍骨,武大眾爺指的則是喪生於兵戎或械鬥的亡魂。演變至今,與大眾廟性質相同的小廟,包括有應公、百姓公、金斗公、萬善祠等,都是收集無主骨骸的廟。

 

被比喻為「陰間的警察局」,因此若有棘手難辦的案子,也會尋求大眾爺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