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昌帝君於西晉武帝太康八年(歲次丁末年西元二八七年)降生於越之西雋之南張家(今四川西昌縣東南方之會理一地),取名張亞(又叫亞子或惠子),長大後遷住於四川梓潼縣,影居在七曲山中修道。張亞﹝文昌帝君﹞篤信道教,在修道期間,對於弘揚道教有深遠的影響,在他七十三歲壽終時,四川教徒在七曲山中為他建立一座清虛觀,立像奉祀,最初百姓尊稱祂為「雷神」,因為靈驗異常、有求必應,逐漸從「雷神」變成「梓潼神」和「文昌帝」。
文昌帝君可稱為梓潼帝君、文昌帝、濟順王、英顯王、梓潼夫子、靈應帝君、是天上的文曲星(文昌星)的化身,是讀書人的主宰神,文曲星是代表文學氣質,。在臺灣也有人把梓潼帝君、關聖帝君、大魁、朱衣帝君、孚佑帝君合為五文昌,都把他們當作主管讀書和考試前途的神明。